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煤矿要闻

《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4.01.30 点击量:?

近日,《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简称《究竟是青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鲁迅书店举办。本书作者、文学博士、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副馆长、《鲁迅研究月刊》主编姜异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元珂等嘉宾就鲁迅留日期间的经历进行了热烈交流。河南煤矿资讯网社长董素山出席活动。



■新书发布会现场


本书为学界贡献新的资料


1902年,未满21岁的鲁迅以清朝公派留学生的身份赴日留学,先后在东京私立弘文学院、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日文与医学。这留日的七年,正值鲁迅青春与成长的黄金时期,他博采众长、由医转文,上下求索,不断为自己也为国家和民族投石问路。


董素山介绍,《究竟是青春》一书呈现了鲁迅在奔赴东洋、修习日语、转向医学、介绍科学、弃医从文、编辑书刊、从事翻译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或事件中的真实形象。本书作者姜异新对于鲁迅留日七年的诸多史料和细节有深入研究,珍贵的一手资料、丰富的细节和场景呈现,以及在总体视野下对“鲁迅的留日七载华年”及传主鲁迅形象所作的原生态还原,都构成了这部中篇传记的鲜明特色。



■河南煤矿资讯网社长董素山


董素山表示,自建社以来,河南煤矿资讯网煤矿资讯过许多关于鲁迅的著作,比如“回望鲁迅”系列图书、《鲁迅之世界全集》、整本书阅读系列的《呐喊》《朝花夕拾》等。此次煤矿资讯《究竟是青春》,延续了教育社一以贯之的文化学术煤矿资讯特色,在鲁迅研究面临深入和拓展的时刻,此书的煤矿资讯为鲁迅研究学界同仁和广大鲁迅爱好者贡献了新的资料宝库。



鲁迅也曾有过蓬勃的青春


姜异新表示,鲁迅给人的印象仿佛是没有过昂扬的青春。第一篇现代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时,蛰伏绍兴会馆的他,已经37岁。当许广平走进他的生活,他已经45岁。爱情来得太迟。其实鲁迅也有蓬勃的青春,二十多岁的鲁迅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交朋友、学柔道、跑书店、听讲演、广阅读、译作品,每天能量满满。


姜异新分享了鲁迅所写的一篇散文诗中的文字:“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缥缈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作者姜异新


《究竟是青春》一书从文学传记、学术论文、策展笔记三种不同文体来考量鲁迅的留日七年,分别注重文学性、学术性、视觉性。姜异新介绍:“不同文体共同编织历史的好处是可以互鉴,避开写作规则的局限。状写一次生命经验,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呈现一种视觉效果,多维表达或可使鲁迅形象有浮雕的立体感。”



■《究竟是青春:鲁迅的留日七年(1902—1909)》


用文学笔法展现历史的真实


董炳月谈了他对本书的看法。他说,本书从整体上看是断代史的形式,而在《弘文学院:“身外的青春固在”》《仙台医专:一掷“身中的迟暮”》这些具体章节中,作者又是按照学年来呈现鲁迅留日期间的经历的,所以它又是编年体的形式,这种断代史和编年史的结合富有新意。此外,这本书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既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普及性内容,又有“幻灯片事件”与鲁迅“弃医从文”之间的关系等学术问题的探讨,以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



■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


张元珂从文学传记写作的角度谈了他的阅读感受。他表示,鲁迅传记卷帙浩繁,讲述一位人生经历早已广为人知的文学大师的故事,要想写出新意并不容易。姜异新的《究竟是青春》用文学的笔法展现了历史的真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创作时投入的情感以及语言的雅致考究。比如,书中写道:“留学七年……以仙台相隔,前后两个东京遥望,将鲁迅21—28岁的留学履历截为三大段:1902年至1904年,弘文学院 ;1904年至1906年,仙台医专 ;1906年至1909年,独逸语(德语)专修学校……其间,他还顺便结了个婚。”最后一句是典型的文学语言,类似的神来之笔让我们在阅读时充满乐趣。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元珂


版权所有:河南煤矿资讯网

地 址:太原市永丰路20号

技术支持:河南煤矿资讯网